顺丰控股B面嘿客为代表的O2O业务 商业板块三年亏16亿 上市前被剥离

3月13日,顺丰控股发布2016年年报,其营业收入达574亿元,同比增长19.5%,归属净利润达41.8亿元,同比增长112.51%。主营收入中,速运物流收入达571.4亿元,商业销售收入2042万元。

相对于A面靓丽的业绩和2600多亿的估值,顺丰控股的B面,则是曾经以嘿客为代表的O2O业务尝试不利,其商业板块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,2015年,顺丰控股对商业板块进行了剥离。

目前,嘿客大都已转型为顺丰优选。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,其门店商品较同面积大小的超市几乎少一半,在记者停留观察十余分钟内,未见顾客上门。顺丰优选方面则告诉新京报记者,目前实施委托管理的店铺已经是一个盈利的模式。

顺丰控股B面嘿客为代表的O2O业务 商业板块三年亏16亿 上市前被剥离

  3月10日,北京西花市南里东区曾经的嘿客门店,现已改为顺丰优选。 新京报记者 徐伟 摄

商业板块“衔枚疾行”,上市前转让给王卫

王卫顺丰版图曾在商业板块中疾进。早在2010年8月,顺丰“E商圈”开始运营,2011年在深圳布局便利店业务。2012年6月1日,“顺丰优选”正式上线。2014年5月18日,顺丰嘿客正式在全国开业。

不过根据顺丰控股借壳上市方案,其商业板块急速扩张势头已在2015年戛然而止——2015年9月30日,顺丰控股将顺丰电商、顺丰商业100%股权分别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76%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。

顺丰控股对顺丰电商和顺丰商业的剥离,大有甩包袱的意味。顺丰控股上市方案显示,“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”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亏损分别是1.26亿元、6.14亿元、8.66亿元,相加亏损16.06亿元,而剥离价格也非常低。对于亏损的原因,报告中称“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”。截至2016年6月30日,顺丰商业共拥有门店1566个,覆盖全国44个业务区。

通过股权转让,顺丰商业和顺丰电商成为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100%控股公司,而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,则受王卫控制。

顺丰控股B面嘿客为代表的O2O业务 商业板块三年亏16亿 上市前被剥离

在O2O创业盛行的2014年,全国518家嘿客店同时开业的消息占据了5月18日所有互联网行业的头条,顺丰携着与“黑客”同音的“嘿客”,涉足“便利店”电商。在它之前,京东已与唐久合作涉足这个领域。

有报道称,顺丰当时到处找门店,门店位置不合理,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。同时,嘿客的上线,沿袭了王卫的低调作风:不做广告、没有宣发。早期的嘿客,是以解决社区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而出现的,同时,为分摊租金成本,店内展示商品,引导顾客到线上下单消费——在此之前的2012年6月,“顺丰优选”已正式上线。

顺丰控股上市方案对这一模式解释称,顺丰优选负责线上销售(顺丰电商负责运营)、嘿客门店负责线下体验和流量引入(顺丰商业负责运营)的商业模式,希望可以充分发挥顺丰快递的时效和质量优势,推动物流和商流的协同发展。“嘿客”便利店,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、虚拟购物外,还具备ATM、冷链物流、团购预售、试衣间、洗衣、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。

嘿客是顺丰O2O的敲门砖。不过两年过去,顺丰嘿客的探索并不能称得上成功。2015年9月,顺丰控股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将主要从事商品销售的子公司商贸控股、顺丰商业(据顺丰控股上市方案,顺丰商业门店包括嘿客店与顺丰家两类。顺丰家是在嘿客店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而来)和顺丰电商(以下合称“商业板块”)相关资产和业务剥离, 转让后顺丰控股持续经营业务主要为快递物流相关业务。

对于剥离原因,顺丰控股称,目前生鲜电商行业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发展成熟,顺丰商业板块的经营模式也在摸索之中,其与顺丰控股快递业务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。

  有的“嘿客”店已关闭,升级后门店顾客不多“目前,北京市大部分嘿客店都已经关闭,并升级成了顺丰优选。”一位顺丰优选店员告诉记者,只要有意愿加盟,可以直接找招商经理。

3月10日,新京报记者随机走访北京三家嘿客门店发现,均已关闭。其中,北京广渠门幸福家园门店现已成为美容SPA会所,西花市南里东区门店与金鱼池中街门店已升级为顺丰优选。据悉,在之前的2015年,部分嘿客店更名为顺丰家,商品种类逐渐丰富。2016年的下半年,顺丰继续纠错,将“顺丰家”更名为“顺丰优选”。

3月12日,顺丰优选公关经理宋馨对新京报记者表示,并不能说顺丰优选是嘿客的升级版,在改名之前,嘿客较之前的形态已有所改变,后来改为顺丰优选,只是线下线上统一下名称,可以更好地做品牌输出和商家的统一管理。

对于早期的嘿客失利,宋馨表示,当时嘿客对于顺丰来说是刚刚涉足线下零售,对于行业来说,立足于社区、把快递与便利店结合的商业模式在业界也是全新事物,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。

3月12日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向新京报记者分析称,开始嘿客可能被设想成是一个提货点,再加上自营一部分商品,本身定位并不清楚,选址也没有明确按照便利店在街上选址,甚至位置也不太好。

有声音称,嘿客展示的商品偏少、体验较差。起初店里不摆任何的实体商品(后来增加了一部分实体商品),客人通过扫二维码下单;很多时候不能现场取货。这难以提供便利店要求的便利性。

线下线上统一下名称的顺丰优选店现状如何?西花市南里东区的顺丰优选门店约30平方米,记者发现,店内商品数量较同面积大小的超市几乎少一半。店员介绍,许多商品没有在店内进行陈列,可在顺丰优选官网上进行购买。在记者停留的10余分钟时间,西花市南里东区的顺丰优选门店没有顾客上门。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金鱼池中街的顺丰优选门店,记者在店外停留观察的十余分钟内,无人上门光顾。

在陈立平看来,零售行业与快递行业迥异,在7-11这类便利店增加一个自提点非常容易,但要把自提点改造成一个便利店,太难了。“像‘7-11’100平方米的面积,大概有3500种到3700种商品,涵盖生活中大部分即时需求。便利店要做到多品种少量,要求经营能力和水平非常高,做起来不是那么简单。对技术、系统、人的要求非常高,平台也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与专业性。”陈立平称。

线下门店陈列商品为何较少?宋馨解释说,一是由于店面面积限制,呈现肯定没有线上丰富,店均商品数在500种左右;第二是顺丰优选线下门店并不是大的商超,而是定位于社区便利店,满足社区用户一日三餐所需即可,品类没有必要特别多。据宋馨介绍,顺丰优选将定位在以生鲜为主的食品便利店。

  顺丰优选放开加盟,履约保证金或已收1.8亿

据悉去年9月以来,顺丰优选已放开加盟,开始招募创业者。新京报记者从顺丰商业门店获取的招商手册显示,顺丰优选门店有两种形态,现有门店采取的是公司提供店面,由适合的受托者经营;对于新开门店,其要求申请者提供60至80平方米为主的店面,或委托公司进行选址并投资。

无论上述哪一种模式,创业者承担店租和人工费用,顺丰优选承担门店的装修和商品供应,创业者需要交纳3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,无违约情况下合同期满可全额返还。收益分成方面,顺丰优选实体店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,一是商品销售分成收入,按双方约定收入进行分成,另一块是自快递自寄自取收入,根据收派件数量按单价计算。

招商手册显示,没有实体店经营管理经验可以申请加盟,公司除了提供理论课程和实操训练,还在店铺交接后持续进行扶持,但并不能进行兼职加入,“唯有全身心投入经营,才能洞悉消费者需求和掌握店铺运营状况。”顺丰优选称。

宋馨说,从去年9月份实行委托管理,到现在大约有600家店铺已经委托出去。以30万计算,600家店铺履约保证金一项已达1.8亿。有业内人士曾对此次顺丰调整的原因称,顺丰开始招募创业者开店,并不一定只是开店这么简单,实际上是看中了社区店面的未来发展优势。不过,该人士也表示,社区商业整体的消费量在商业消费中占比还小,仍有个培育过程,需要一定周期,这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考验。

“这两年线下零售,包括大型的商超和百货都在走下坡路,但线下零售有一个突破口是便利店,像7-11便利店、全食等在北京的扩张速度非常快,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。”宋馨说。

对于从嘿客演化而来的顺丰优选,盈利如何,宋馨表示,委托管理已经是一个盈利的模式,首先有一笔保证金,其次店铺日常运营是委托店主来承担,此外现在商品毛利率都控制得比较高。与线下门店对应的线上平台顺丰优选,新京报记者通过与天猫、京东和1号店进行网站流量对比发现,其与天猫、京东和1号店均不在一个量级。

网站流量查询工具Alexa显示,天猫、京东、1号店和顺丰优选,近三月日均UV分别为1.499亿、6640万、39.68万、3.2万,同期日均PV分别为5.16亿、4.08亿、305万、41.6万。换言之,顺丰优选近三月日均UV不足1号店的十分之一,日均PV不足1号店的七分之一。

不过在顺丰优选方面看来,其线上平台竞争对手不是1号店,而是中粮旗下的我买网,“1号店更像一个超市”。新京报记者查询到我买网近三月日均UV、PV分别为8.96万、43万,均高于顺丰优选。

顺丰控股上市后首份年报出炉 国际快递业务增309%

顺丰控股3月12日发布2016年度财报,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74.82亿元,同比增长19.50%;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1.80亿元,相较于2015年持续经营业务部分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112.51%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26.43亿元,这也意味着顺丰控股完成了此前借壳上市时2016年度不低于21.85亿元利润承诺。

截至目前,顺丰、中通、申通、韵达多家快递企业公布2016年财报,记者对比发现,多家快递企业净利润大增。中通净利润21.65亿元,同比增长76.8%;申通净利润为12.62亿元,同比增长64.97%;韵达净利润11.75亿元,同比增长120.63%;依据圆通1月底发布的2016年度业绩修正预告,报告期内圆通预计归属净利润为13.5亿-14.5亿元,同比增长88%至102%。

整个行业多家企业净利润大增的背后,快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和此前相比,顺丰控股的业务多元化方向更加明显,2016年,传统的国内快递业务占比进一步下降,国际、冷链、仓配、重货等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,目前已占顺丰整体营业收入的19.31%,相比2015年仅占营业收入的14.9%,多元化日渐明显。其中国际快递业务增幅达309%,在分产品业务中增幅最高。

根据财报数据显示,顺丰控股聚焦于速运物流主业,速运物流业务占比高达99.4%。作为顺丰控股未来战略性业务的冷链业务,目前冷运网络覆盖56个城市及周边区域,服务的业务覆盖食品、医药行业生产、电商、经销、零售等多个领域。2016年营业收入达13.55亿元,同比增长93.03%。新京报记者 陈彦旭

喜欢文章就转载它啦:奢品网包包腕表之家 » 顺丰控股B面嘿客为代表的O2O业务 商业板块三年亏16亿 上市前被剥离
微信号:WSND1777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有趣的事儿,及奢侈品包包资讯动态。!
66121人已关注
赞(0) 扫 微信 二维码